布袋戲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,又稱為布袋木偶戲、手操傀儡戲、掌中戲........等,普遍大眾大都稱布袋戲為掌中戲。布袋戲在華人地區,以台灣的發展最為蓬勃。布袋戲在台灣所扮演的角色,與宗教信仰、天地神人關係、經濟時令、文化價值的傳承與維繫既定社會階層的穩定性有相當緊密的關聯性。

布袋戲在台灣早期火紅的程度甚至曾經被禁播!1970年3月2日,雲州大儒俠首度於台灣的無線電視台演出,因音樂新穎,口白典雅,加上劇情緊湊與聲光效果驚人,在爾後四年內連演583集。不但如此,還曾締造全台灣97%的電視超高收視率。1973年政府以推行國語的名義,開始要求布袋戲改為國語配音,1974年6月16日,政府遂以「推行國語」及「妨害農工正常作息」為理由,禁止無線電視台播出雲州大儒俠與所有的電視布袋戲演出。

 

 

 

霹靂布袋戲,是台灣在1980年代開始新發展出的一種電視布袋戲,隸屬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;由董事長黃強華及總經理黃文擇所領導製作,採長篇單元劇方式演出,以每齣劇集名稱前皆冠以霹靂兩字而得名。1993年,霹靂亦成立首家以布袋戲播放為核心的獨立電視台霹靂衛星電視台」。霹靂早期的營運模式,是以錄影帶、VCD的方式在出租店出租給戲迷,當劇集結束一段時間後,於該頻道播出。之後結合便利商店販賣最新劇情光碟,以不需歸還的方式來吸引戲迷前往購買。

霹靂也曾經於1997年進軍大螢幕!  電影「聖石傳說」不僅僅將布袋戲推向國際化,在木偶製作上也更為精良!跟早期戲偶最大的不同在於手(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手...),早年戲偶的手,大多是食指到小拇指併攏,大拇指跟其他四指分開,在聖石傳說後,除了五指皆為分開外,還可以自由活動(可以進行彎曲)。

1717_pic4.gif       聖石傳說的海報

The_Legend_of_The_Sacred_Stone.jpg

聖石傳說在日本發行的海報

 

21.jpg  

可以注意早年戲偶的手,此尊為三傳人之一的亂世狂刀

114382246458_n.jpg  

應該是清香白蓮素還真在聖石傳說中的造型。手跟早期戲偶的手有明顯的不同

 

隨著商業化模式逐漸抬頭的情況下,儘管在戲偶跟聲光效果都遠比從前來的進步,但在最重要的劇情這一塊卻漸漸被忽視。主題模糊(目前好像是永遠的霹靂俠影.....劇集名稱再也沒有特色可言)、支線凌亂、角色等級忽高忽低(可能在前一檔是魔王,換檔後變雜兵......)、收偶過於迅速(我想為的是要盡快推出下一尊更帥的戲偶吧.....)、萬年不死的主角跟無限的開外掛(死而復生的戲碼從以前看到現在還在用......),這些種種因素也迫使許多老戲迷紛紛棄坑,這也並非大家所樂見的。希望霹靂之後能多重視戲迷的心聲,而並非一昧的著重在推出新偶跟販賣周邊商品,如何在商業跟初衷之間取得平衡,我個人認為是霹靂接下來需要去面對的問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ice760615 的頭像
    nice760615

    隨筆x生活

    nice7606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